美国是一个非常“OPEN”(开明、包容)的国家,这次的美国之行感受很深。
我们行程的一站是到COROLADO SPRINGS(科罗拉多 斯普林斯)参观美国国家奥林匹克训练中心并就有关的问题与他们交流,训练中心的副主任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让我们看了一段激情四射的奥运短片后,她带我们到各个训练场馆参观。对我们的唯一要求就是在拍照时不要打开闪光灯,以免干扰运动员训练。到每个场馆,教练员在紧张的训练空隙都与我们热情地打个招呼。在我们参观他们的训练与科研部(COACHING AND SPORTS SCIENCE DIVISION)时,部门负责人不仅给我们详细介绍了每台仪器的用途,还让我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拿墙上袋子里本部门最近的一些工作通告和研究成果。我们拿过来一看,很多我们看起来都是“机密”的东西,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参赛时如何应对时差、美国部分国家队队员的生理指标研究(体成分、最大摄氧量)等。
嗬!“老美”真是够“大方”的。
在紧张的观摩学习之余,我们也就近参观了美国部分风景名胜,印象最深的要数位于华盛顿市中心的越南战争纪念碑。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纪念碑是华盛顿市仅有的两个因战争而建造的纪念碑,都与中国有直接关系。越南战争纪念碑实际上就是一个“V”形大理石墙,由地面逐渐深入地下,墙上刻着死难士兵的名字。这个“V”字一角对着华盛顿纪念碑,一角对着林肯纪念堂, “V”字形黑色大理石上密密麻麻地陈列战死的士兵,人们怎么也不能让它与胜利联系在一起,深入地下的纪念碑比喻着这场战争使美国深深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一角对着华盛顿纪念碑一角对着林肯纪念堂,意喻着不仅要让活着的人们始终牢记战争的残酷,也让死去的先人们时刻看见战争的创伤。这座纪念碑是一位二十三岁的华裔女孩林璎设计的,带有明显的讽刺意味。美国人能接受一个具有战争敌对国血统的人设计出的带有讽刺意味的战争纪念碑,这种包容是令人钦佩的。只是有人在纪念碑的旁边塑了三个军人的雕像,用眼角斜视着纪念碑,也算是表示了一种不满。
很多时间、很多场合都能感受到美国人的开明和包容。
越战纪念碑

越战纪念碑旁的雕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