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外语,为什么要背诵
在一次教研室会议上,一位老教授慷慨陈辞地说,他现在要求学生背诵,学生很不配合,甚至问他,为什么要背。“我告诉他们,”老
授说,“为什么要背?我当年就是背出来的!”
那么,学习外语为什么要背诵? 我们来分析一下,当你第一次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的时候,假如这篇课文对你来说有一些难度,你往往会倾向于把一句句英语译成中文,然后再试图理解这一句句话的意思。但当你第二十遍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你对这篇课文非常熟悉了的时候,你是不会再走这样一条路线来理解课文的。不知不觉地,你已经从一条三角路线:英语字面--翻译成中文--领会意思,过渡到了一条两点成一线的路线:英文字面--直接领会意思!--这就是背诵或熟读的意义。它强迫我们直接用英语思维,虽然这时的英语思维是一种被动思维,--是我们先见到文字,然后再领会意思,而不是先在大脑里有了一个idea,再形成自己的文字或语言,但这毕竟是一种英语的直接思维,而不再借助汉语。想一想,假如我们自己在说英语时,必须先在脑子里形成一句汉语,再把这句汉语译成英语,这样说英语能流利吗? 这就是背诵或熟读的意义! 高中时,我的英语老师为了鼓励我们多背诵,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中国船长在船只靠近一个欧洲国家的港口时,迎接到了当地港口的领港员登上甲板。在他们随后的交流当中,领港员发现这位中国船长的英语十分流利,于是问船长:“能讲意大利语吗?”船长点头,于是领港员换用意大利语来同中国船长交流。当他发现这位中国船长的意大利语一点也不比他的英语逊色时,又问船长,“您能讲法语吗?”船长又点头。于是领港员又改用法语同船长交谈。过了一会儿,领航员又问船长,“您会说德语吗?”船长依旧点头。领航员又改用德语同船长交谈。当领航员发现中国船长的四门外语一样漂亮流利的时候,他问船长,“告诉我,你是怎样把外语学得那么棒的?”中国船长平静地回答道:“我从来没有学过外语。我只是背诵它们。”
想一想,假如通过熟悉《英语九百句》你能指望口语过关,那么熟读或者背诵300篇课文,你的脑中又会积累多少句有用的句型呢。这些句子只需要你稍微更改一下人称或时态,就成了你自己的句子,你又怎么还会需要先考虑汉语,再说出英语呢?而且假如你是先考虑汉语,才能说出英语,这样的英语怎么不会带有中国味呢?这样说英语怎么会流利呢? 没有观察到吗,--我们周围很多人就是这样说英语的,所以他们的英语永远结结巴巴,永远是中式英语。 所以为了一口流利的口语,从今天就开始背诵吧。最起码,开始熟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