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ay 2025 |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公告 |
暂无公告... |
Blog信息 |
blog名称:weigege 日志总数:4 评论数量:2 留言数量:0 访问次数:37019 建立时间:2008年1月28日 广告位招租 |

| |
小议welcome 薇格格 发表于 2008/1/29 15:46:00 |
小议welcome
改革开放以来,welcome 一词倍受中国人喜爱,使用频繁,但与此同时错用welcome 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首都的北京饭店门前一块大霓虹灯广告上,曾经一连几个月闪烁着这样几个字 Welcome You to Beijing Hotel;过去的中国民航赠送给乘客的手提包上也印着Welcome You to Fly CAAC 这样的字样;甚至在1990年北京承办亚运会时,Welcome You to Beijing 的错误口号也是多处可见,值得庆幸的是北京在1993年和今年申办奥运会时街头口号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错误。
说起 Welcome 这个词,的确是名目繁多,它身兼四种词性,即动词、形容词、名词和感叹词,以致许多初学者使用起来有些不得要领。
作为及物动词的welcome,我们可以说 She welcomed the visitors warmly.(她热情地迎接客人);也可以说 We were welcomed at the door by the children. (我们一到门口,孩子们就来欢迎我们);但却不能说We welcomed the foreign friends to visit china. 因为Welcome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完全是一种汉语式的英语表达,不符合英语表达的习惯。
那么怎样表达“欢迎某人来某地”、“欢迎某人做某事”呢?这时候我们需要用形容词性的 welcome,使用“be welcome to a place/to do something”的形式。例如:You are welcome to our school. 欢迎你到我们学校来。
Everyone is welcome to share our information. 欢迎大家分享我们的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You're welcome 这个短句被译成“不客气”,是美国人对 Thank you! 的习惯回答。
如果你是要在口号或标语中用上Welcome 一词,那么语言简练些,效果会更好。用感叹词性的welcome,就可达到这一目的。例如:
Welcome home! 欢迎归来!
Welcome to China! 欢迎您来中国!
Welcome! Come in and meet my parents. 欢迎,欢迎!进来见见我的父母。
最后让我们看看作为名词的 welcome,与它搭配的词可真不少:
an enthusiastic welcome 热情的欢迎
a hearty welcome 衷心的欢迎
a warm welcome 热烈的欢迎
a cordial welcome 热诚的欢迎
Let's give visitors a warm welcome. 让我们给来访者以热烈的欢迎。
记得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前,国内各大媒体纷纷表示庆祝和欢迎,但遗憾的是,仍然出现了 Welcome Hong Kong Return!这样的错句。这个句子完全是按照汉语逐字翻译的中国式的英语。这里的 return是动词,可是英语中却没有 welcome…do something的说法。
正确的译法可以是:
We Welcome Hong Kong's Return!
We Welcome the Return of Hong Kong!
Welcome Back, Hong Kong!
Welcome Home, Hong Kong!
A Welcome for Hong Kong's Retur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