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ranslation Blog     powered by www.chinafanyi.com 2007


«may 2025»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公告
暂无公告...

我的分类(专题)

日志更新

最新评论

留言板

链接


Blog信息
blog名称:xiaogeli2005
日志总数:199
评论数量:1
留言数量:0
访问次数:181375
建立时间:2014年10月12日


广告位招租





英文翻译技巧4
lily2005 发表于 2014/10/12 12:58:00
 第2课 绪论--翻译概述2  翻译标准  

翻译标准就是指翻译实践时译者所遵循的原则也是翻译批评家批评译文时必须遵循的

原则。翻译是一种社会活动翻译标准则是从中产生的。由于社会活动受制于社会条件及译

者个人等等因素因此翻译标准也就打上了深深的社会和译者的烙印。总的说来翻译标准

大体可分为以下四种  

任何翻译实践总要遵循一定的翻译标准或原则衡量一篇译文的好坏同样也离不开一定

的翻译标准因此翻译标准的确立对于指导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人们看待翻

译的角度不同自然有了不同的翻译标准。概括起来它们大体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以译出语或译入语为取向的翻译原则the source-language-oriented or the 

target-language-oriented translation principle  

以译出语为取向的翻译原则唯原文的形式是举惟恐译文失真有违原文作者的原意

因此翻译时完全采取词对词、句对句word for word and line for line的死译方法而且常多

用音译法。例如把the Milky Way银河直译为"牛奶路"把the apple of my eye(珍爱物珍

爱之人宝贝)直译成"我眼的苹果"把"Every dog has its day."译为"每只狗都有它的日子"正

确的译法应为"人人皆有得意之日"。持这种原则的翻译家为数不少如中国西晋时期的佛经

翻译家竺法护约230-309、15世纪德国翻译家尼古拉斯·封·维尔(Nicolas von Wyle,生卒

年不祥)、近代的美国作家赛珍珠(Pearl Buck, 1892-1973)而以译入语为取向的原则则是一味

以译文读者的口味为准绳完全采用归化的译法。或是完全为了适合读者的口味而让译文归

化有时甚至不惜曲解原作如把"When Greek meets Greek, 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译作"

张飞杀岳飞杀得满天飞"正确译法应为"两雄相遇其斗必烈"把Solomon(所罗门古

以色列国国王大卫之子以智慧著称)意译成"诸葛亮"把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意译为"春甘美之春一年之中的尧舜"。中外翻译史上持这种原则的翻译家同

样不少如三国时期的支谦和康曾会、东晋时期的鸠摩罗什、古罗马的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 公元前106-43、贺拉斯Quintus Horatius Flaccus,公元前65-8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时

期的文学翻译家。美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早年提出的以读者的反应 

5 对等的原则基本上也是以读者为取向的。这两种翻译原则流传到今天就是所谓的"直译"和"意

译"说。"直译"和"意译"作为两种具体翻译方法完全有着自己存在的价值如直译常用来翻译

科技文献等作品意译常用来翻译广告、影视等文本但如果将二者当中的任何一个视为指

导翻译实践的唯一原则显然是过于绝对化难以指导出好的译作来。钱歌川和陈廷佑曾举

例说明直译和过分意译的坏处例如  

1The broker's hour is not only crowded, but minutes and seconds are hanging to all the 

straps and packing both front and rear platforms.经纪人的时间不但是拥挤的而且分分秒秒都挂

在所有的皮带上包装在前后的月台上。译文完全直译难以理解可改译为经纪人的时

间不但是忙迫得像电车一样的拥挤而且每分每秒车上所有的吊带都吊满了站立的乘客在

前后的站台上也挤得水泄不通。(钱歌川《翻译的基本知识》)  

2He wanted to learn, to know, to teach.他渴望博学广闻喜欢追根穷源并且好为人师。

译文过分意译偏离原作思想可改译为他想学习增长知识也愿意把自己的知识教

给别人。(陈廷佑《英文汉译技巧》)  

上述两例说明把直译和意译作为指导翻译实践的原则提出来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无

论是以译出语为取向还是以译入语为取向二者均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  

导致采用译出语为取向的翻译原则和以译入语为取向的翻译原则的水因素主要有  

a. 原文文化过于强盛时译者往往采用译出语为取向的翻译原则译文文化过于强盛时译

者往往采用译入语为取向的翻译原则  

b.学习和借鉴原文文化时译者往往采用译出语为取向的翻译原则藐视或贬低原文文化时

常常采用译入语为取向的翻译原则  

c.译者个人能力或爱好常常影响着对这两种翻译原则的选择。  

阅读全文(383) | 回复(0) | 引用(0)作者的个人空间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博客频道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中国译典| 译典论坛| 翻译文库| 在线翻译| 网站首页

Powered by Chinafanyi.com ©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030 second(s), page refreshed 4172623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