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wertree 发表于 2007/7/21 22:30:00
6月26日
思想在高飞,我低着头,
在慢慢地走,慢慢地走,
——(西班牙)洛尔迦《低着头》
如果生命没有光,也就没有阴影。我是漆黑的虚无,光亮不过是我的希望而已,似有若无,恍若眼前的幻影。
生命不是苦痛的偶然存在,而是企望意义上的诉求主体。如果只有生物性的本能反应,人不过是动物的低级同类。一旦人脱离生物性生存方式,表现出强烈的精神渴求时,它就超越了人的应有局限。这种渴望突破有限的精神诉求赋予人以应有的尊严,它既能表达真,又可映现假;它既能表达善,又可凸现恶;它既能趋向美,又能体现丑。人在这种矛盾对立中,一方面印证出它是神的神圣后裔,另一方面它又有堕落的印迹。人一旦脱离了神的渴盼印象,偏执地相信理性、激情和幻想,也就无可救药了。
一种存在的幻灭情绪激动着我,将我的情绪降至沮丧和绝望的境地,致使我无所适从,但它无法撼动我的存在支撑:对生命的热情和渴求,对无限的梦想和信仰,对神圣的爱的仰赖和趋向!我成了情绪的灰色地带,阳光无法进入。这是一种无能的自我封闭,也是一种消极隐退,但生命不能过于麻木和冷漠,尤其是在遭遇现实挫折的前提下。
有一种现实的、活生生的印象,在我混乱不堪的情绪背景前面清晰无比。它是一种积极的生命动力,赋予我强烈的求生欲望。在它面前,我身上的虚荣心脆弱而无能,就像遭遇一种偶然情感,情不自禁的自卑和欣喜相互夹杂。我无法否认它,它曾在我的理性和生命中烙下了深刻的烙印,深刻而又平凡。我无法忽略它,也不能做到无动于衷。否则,我就无药可救了。面对一种拯救力量,它曾深深地震撼过你,感动过你,触及过你,拒绝它就是拒绝希望。你难道就这样一任它从你的生命里悄无声息地消失吗?
相对这种深刻的印象而言,信仰的本能不时从我内在生命里萌发。这是生命个体的原始情结,仿若一种潜藏在灵之深处的无限渴盼。一旦你被苦痛和美丽所唤醒,你就会不由自主地跟随。这种全身心地向往不是盲目的,而是灵魂的还乡本能。人不能盲目地漂泊在大地上,植物似的荣枯。如果真的如此,这便是我们的应有惩罚,尽管这种惩罚有些残酷,面对那些撕心裂肺的呼喊、无辜而又单纯的泪眼以及暴露在外的灵魂创伤,我无法做到冷漠以对,或者无动于衷。因为我是痛苦的焦点,只希望自己的祈祷和积极的爱,能减少些许苦痛,能唤醒沉醉于斯的盲目生命,能激发出真正的生命信仰。
相对与那些活得过于认真的生命个体来说,堕落的生命个体最值得怜悯和同情。前者虽然活得有些卑微和艰难,但对生命还有几分信心和期待,而后者则过于沉溺于欲望和罪恶,不仅泯灭了自己的灵魂,还践踏它人的生命尊严,这是魔鬼的牺牲品,虽然他们连谴责和眷顾都不配,但它们需要更人性的怜悯。这是灵魂的自戕和心灵的亵渎,就连神圣也对其无能为力。如果你还对生命有几分理解,不妨像耶稣那样,不惜己身,舍身替盲目的世人赎却罪愆。我能吗?我愿意,可我做不到,因为我也是堕落祖先的子孙之一。
如果我们不是过于为眼前利益和虚荣心所迷惑,为欲望和虚无所蛊惑,为魔鬼式的诱惑所引诱,我们就会还能尝到爱的新鲜滋味,体验出神圣情感的圣洁,甚至是感领到难以言传的无限可能的存在!如果生命不愿背离大地而渴求无限,一切都可赎回和宽恕。只要激动的隐密感受尚存,只要爱的单纯目光不变得迷离,只要生命不被魔鬼的诱惑所困扰,一切都还尚未成熟,包括末日审判!
这就是存在的真实,真实不是别的,真实就是人的本性还有神性,还有爱的希冀。-
(QUOTED FROM MY FRIEND'S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