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ranslation Blog     powered by www.chinafanyi.com 2007


«may 2025»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公告
暂无公告...

我的分类(专题)

日志更新

最新评论

留言板

链接


Blog信息
blog名称:Ivy
日志总数:2
评论数量:2
留言数量:0
访问次数:30023
建立时间:2007年8月18日


广告位招租





电工名词术语--电力牵引
ivy_yl 发表于 2007/8/18 11:12:00

电工名词术语--电力牵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工名词术语

电力牵引

GB 2900.36-83

Electrotechnical terminology

Electric traction

本标准主要供制订标准、编订技术文件、编写和翻译专业手册、教材及书刊使用。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牵引的专用名词术语,与电力牵引有关的各类标准中使用的名词术语,必须符合GB 2900.-82《电工名词术语 基本名词术语》、本标准和有关电工各专业名词术语国家标准。凡上述标准中未作规定的名词术语,可在各类标准和技术文件中给予规定。

本标准是参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国际电工词汇(IEV)第30篇《电力牵引》制订的。

1 一般术语

1.1 电力牵引

electric traction

由外电源供给动力车电能的牵引系统。

1.2 热-电牵引

thermo electric traction

由装 在动力车上的热力机供给动力,通过电力传动送至各动轮轴的牵引系统。

1.3 蓄电池电力牵引

battery electric traction

由装在动力车或拖车上的蓄电池供给电能的牵引系统。

1.4 惯性蓄能牵引

inertia storage traction

借外电源储能于飞轮中,以推 进动力车的一种运输方式。

1.5 均衡速度

balancing speed

车辆或列车在加速度为零时的速度。

1.6 平均速度(两停站间)

average speed (between stops)

两停车站间的路程除以列车经过此段路程的时间(不包括停站时间)之商。

1.7 旅行速度

schedule speed

两停车站间的路程除以列车经过此段路程的时间(包括停站时间)之商。

1.8 结构速度(车辆的)

maximum speed (of a vehicle)

车辆在正常运行时容许的最高速度。此速为车辆的固有速度,受到车辆各部分(如牵引电动机)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等因素的限制。

1.9 限制速度

speed restriction

通过某给定区间经批准的最高速度,此为特定地段的适用速度,受轨道结构或轨道情况和信号方式等因素的限制。同一段线路可能有两种不同的限制速度,各适用不同类型的车辆。

1.10 变阻起动末级速度

speed at end of rheostatic starting period

用变阻设备在满磁场和给定条件下起动时,全部电阻切除和瞬间所获得的速度。

1.11 持续(定额)速度

speed at continuous rating;continous speed

a. 电动机在持续定额下的旋转速度。

b. 对应于牵引电动机在额定电压和给定励磁的持续定额下的列车速度(本速度适用于半磨耗状态车轮的动力车)。

除非另有说明,给定励磁即指额定满磁场。

1.12 小时(定额)速度

speed at one-hour rating;one-hour speed

a.电动机在小时额定下的旋转速度。

b.对应于牵引电动机在额定电压和给定励磁的小时定额下列车速度(本速度适用于半磨耗状态车轮的动力车)。

1.13 变阻制动临界建立速度

critical build-up speed under rheostatic braking conditions

在规定条件下可开始建立变阻制动的极限速度。

1.14 电动机转矩

motor torque

牵引电动机在牵引运行时,作用于其轴上的转矩。

1.15 牵引力

tractive effort

牵引电动机在牵引运行时,作用于动轮轮周的力。

1.16 制动力

braking effort

牵引电动机在制动条件下,作用于该电机所在动轮轮周的力。

1.17 恒速制动力

holding braking effort

在恒速制动特殊情况下的制动力。

1.18 车钩牵引力

draw-bar pull

在动力车车钩处测得的牵引力。除非另有说明,系指在平直轨道上的车钩牵引力。

1.19 持续(定额)牵引力

tractive effort at continuous rating continuous tractive effort

对应于牵引电动机在额定电压和给定励磁下,发出持续功率时的牵引力(本牵引力适用于半磨耗状态车轮的动力车)。除非另有说明,本牵引力是指在满磁场时测定的。

1.20 小时(定额)牵引力

tractive effort at hourly rating;hourly tractive effort

对应于牵引电动机在额定电压和给定励磁下,发出小时功率时的牵引力(本牵引力适用于半磨耗状态车轮的动力车)。除非另有说明,本牵引力是指在满磁场时测定的。

1.21 (平直道上的)列车阻力

train resistance (on straight and level track)

动力车或列车在平直道上以指定的速度运行时,所受到反抗其运动的阻力。

1.22 起步阻力

breakaway force

在列车全部车轮开始运动前瞬间的最大阻力值。

1.23 总阻力

total resistance

平直轨道上的阻力与由于弯道和坡度而产生的阻力之和。

1.24 加〔减〕速力

accelerative〔decelerative or retarding〕force

为加速〔减速〕列车质量的直线和旋转运动,所需要的那部分轮周力。它可认为是牵引力〔制动力〕和总阻力的代数和。

1.25 列车单位阻力

specific train resistance

列车或车辆的阻力与其重量的比值,通常用公斤吨表示。

1.26 曲线阻力

curve resistance

列车通过曲线时,由于车轮对钢轨产生额外的横向与纵向滑动以及其他因素而引起的阻力。

1.27 动力车的输出功率

output of a motor vehicle

在牵引电动机轴上发出的功率,它由电动机的转矩与其速度相乘而得。

1.28 持续输出功率

continuous output

对应于电动机在额定电压和给定励磁的持续定额下的输出功率。

除非另有说明,在给定励磁即指满磁场。

1.29 小时(定额)输出功率

one-hour rated output

对应于电动机在额定电压和给定励磁的小时定额下的输出功率。

除非另有说明,给定励磁即指满磁场。

1.30 轮周输出功率

output at the wheel rim

计入传动系统综合效率后,牵引电动机在动轮轴上发出的功率。它由轮周上的力与车辆速度相乘而得。

1.31 车钩输出功率

output at the draw-bar

在动力车车钩处测得的功率。

1.32 (车辆)自重

tare weight (of a vehicle)

车辆空载时的重量。

1.33 (动力车)整备重量

weight in working order (of a motor vehicle)

自重、乘务人员重量和正常运行需要的各种物质(砂、救援设备、工具、燃料等)的重量之和。

1.34 容许营业载荷

permitted payload

对应于车辆或动力车组容许载荷的乘客和行李的总重。

1.35 有效营业载荷

effective payload

动力车或动力车组在给定路程内,在保持与既定性能相适应的行车时间的前提下,能够运载的乘客和行李的总重。

1.36 高峰载荷(机动车辆)

crush load (of a motor coach)

乘客拥挤超过了有效营业载荷时的乘客和行李总重。这是设计机动车辆时必需计入的。

高峰载荷将导致平均速度下降。

1.37 轴重

axle load

静止车辆在平道上,通过每一轮对作用于路轨上的垂直力,计算轴重的动力车重量为其整备重量。

1.38 粘重

adhesive weight

静止动力车的驱动轴或联动轴作用于路轨上的总重量。动力车的重量为其整备重量。

1.39 车辆缓冲器间全长的每米重量

weight per metre run over buffers

车辆的整备重量除以缓冲器间车辆全长之商。

1.40 车辆外侧车轴间的每米重量

weight per metre run between outer axles

车辆的整备重量除以外侧车轴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之商。

1.41 车辆每米最大重量

maximum weight per metre

车辆各轴重除以该轴与最邻近轴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如此所得的最大数值。

1.42 牵引总重;牵引载荷

gross load hauled

load hauled

trailing load

全部被牵引车辆的自重及其载荷。

1.43 (列车)总重

total gross load

total load (of a train)

牵引总重和动力车重量之和。

1.44 营业载荷;牵引净重

payload

net weight hauled

被牵引车辆载荷的总重。

1.45 (动力车的)正常载荷

normal load (of a motor vehicle)

动力车在给定路程内,在保持与车辆正常性能相适应的行车时间下,能牵引的总重。

1.46 正常超载

normal overload

遵照现行规程所规定的条件和限制,在正常载荷以外尚可增加的载荷。

1.47 额外超载

exceptional overload

超过了正常超载的超载,额外超载将迫使平均速度下降。

1.48 运输量

traffic

说明在某一段时期内,通过一条或几条线路运输的总量。运输量可采用运距,如列车-公里;或运距与载荷相结合如吨-公里来表示。

1.49 总运输量

total gross traffic

路程与通过该路程牵引总重之乘积。

1.50 总牵引运输量

gross traffic hauled

路程与通过该路程牵引总重之乘积。

1.51 净运输量

net trffic

路程与通过该路程营业载荷之乘积。

1.52 吨-公里

tonne-kilometre

对应于运输-吨重量通过-里路程的运输量单位,根据运输重量所采用的类型,可区别为:总重吨-公里、牵引总重吨-公里、有效吨-公里。

1.53 列车-公里

train kilometre

对应于一列车走行一公里路程的运输量单位。

1.54 机车-公里

locomotive kilometre

对应于一机车或一机动车辆走行一公里路程的运输量单位。

1.55 能耗率(电力车辆的)

specific consumption (of an electric vehicle)

每单位运输量所消耗的能量。

为了完整地表示出能量消耗率,不仅须分别指明能量和运输量所用的单位。且由于各有关部分的互不相同,故还须指出测量或计算能量的位置或地点。

1.56 燃料消耗率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

每单位运输量所消耗的燃料。

1.57 空载运行

empty running

机动车组不载乘客或行李的运行。

1.58 单机运行

light running

engine running light

机车不拖挂列车单独地运行。

1.59 惰行

coasting

列车在断开电流后,利用本身的动能而运行。

1.60 双机运行

assisted running

1.61 多机重联运行

multiple unit running

从同一司机室操纵几辆动力车的运行方式。

1.62 补机推送

banking

pusher operation

在列车尾部增加一台连挂或不连挂的动力车,以辅助推送列车的运行。

1.63 推送运行

propelling movement

一辆位于列车尾部且有人驾驶的动力车,不论是否与列车连挂,推动列车前进的运行方式。

1.64 推挽运行

push pull running

动力车连挂在车组尾部并推动其前进,而司机则位于车组头部司机室内的运行方式。

1.65 补机

assisting vehicle

当列车通过某段困难区段时,附加于列车的动力车,这辆动力车可以用于双机牵引、多机重联或补机推送的运行方式。

1.66 起动(电力牵引)

starting

加速期的初始阶段。在此阶段内,设备正暂时地工作于可耐受的特殊条件下,如直流电动车辆的变阻起动。

1.67 起步

breakaway

全部车轮开始运动。

1.68 峰值...

peak...

对于采用某一确定数目的变换级或档位,来控制起动或调速的动力车。某个有关量的"峰值"是指在刚换级后瞬间该量的值。

本术语适用于修饰电流、轮周牵引力,加速力和粘着力。

1.69 换级前的...(值)

...before notching

对于采用某一确定数目的变换级或档位,来控制起动或调速的动力车,某个量换级

前的值是指在刚换级后瞬间该量的值。

本术语适用于修饰电流、轮周牵引力,加速力和粘着力。

1.70 转动惯量系数

coefficient of rotary inertia

计算列车或车辆质量时,考虑到与列车运动不可分割的旋转质量(轮对、转子等)惯量的影响,列车或车辆质量应乘以一个大于1的系数。

1.71 换级比

notching ratio

作用力的峰值与作用力换级前的值的之比。

1.72 恒速制动

holding brake

在下长大坡道时用以保持均衡速度的制动方式。

1.73 减速制动

retarding brake

用以减低速度的制动方法。

1.74 停车制动

stopping brake

用以停止车辆的制动方法。

1.75 电阻制动

rheostatic (electric) braking

由列车驱动牵引电动机作发电机运行,向电阻馈电的一种制动系统。

1.76 (电力)再生制动

(electric) regenerative braking

由列车驱动牵引电动机作发电机运行,向网路馈电的一种制动系统。

1.77 电磁制动

electro-magnetic braking

利用电磁铁来产生减速力的制动方法。

1.78 电磁轨制动

electro-magnetic track brake

利用电磁铁加于路轨上所发生的摩擦来获得制动力的制动系统。

1.79 电磁螺线管制动

electro-magnetic solenoid braking

利用螺线管或电磁铁来操纵机构制动器的电磁制动系统。

1.80 复合制动

composite braking

兼用电制动和机械制动的制动系统。

1.81 粘着系数

adhesion coefficient

在无滑行或空转时,在车轮与路轨的接触点上,切向力与法向力之比,用百分数、分数或小数表示。

1.82 机车粘着系数

adhesion of a locomotive

在无滑行或空转时,机车各轮周牵引力之和与机车粘重之比。

1.83 重量转移

weight transfer

由于施加牵引力或制动力所引起轮对在轨道上静载重的减少或增大,用绝对值或相对值表示。

1.84 实际粘着系数

true adhesion

在无滑行或空转时,一保车轮或一个轮对的切向力与其施加于轨道上的实际静或载重之比。指明实际静载重是旨在排除重量转移的影响。

1.85 车辆限界

vehicle gauge

铁道车辆横截面的外限轮廓线。

铁道车辆指主管部局按照内部规程所规定的某些条件所认可的全部车辆。

1.86 联运(车辆)限界

gauge for transit vehicles

符合国际规程有关条件的车辆限界。

拟用于国际联运的车辆均须遵守。

1.87 装载限界

loading gauge

车辆装上载荷后的外限轮廓线。通常装载限界与车辆限界是不作区别的。

1.88 障碍限界

obstruction gauge limit

沿轨道两侧禁止堆放放零星障碍物和卸车特效的外限轮廓线。

1.89 接触轨限界

contact rail gauge

包括接触轨各构件(绝缘子、支持件和轨面以上安全设施)截面的外限轮廓线,其中各带电部件周围应留有一定的间隙。

1.90 受电弓通过限界

clearance gauge for pantographs

能容纳下合用中各种受电弓断面尺寸的外限轮廓线。

也是便于受电弓通过无障碍物的外限轮廓线。

在确定本限界时,应考虑到可能侧向位移,并预留电气安全间隙。

1.91 接触网限界

overhead system gauge

包括架空接触网各带部件及其预留的电气间隙所形成的外限轮廓线,在此限界内必须清除所有其他的固定设施。

2 车辆

2.1 车辆

vehichle

用以表示装有发动机的或不装发动机的车辆的一般术语。

2.2 动力车

motor vehicle

装有发动机的车辆。

2.3 动力单元

motive power unit

用以表示单辆动力车的一般术语,无论它是独存或与其他动力车组组合均适用。

2.4 机车

locomotive

在铁道上运行,用来拖动其他车辆而本身不带任何营业载荷的动力车。

2.5 机动车辆

motor coarch

motor car

在铁道上运行且本身带营业载荷的动力车。

2.6 内燃(轨道)机动车

diesel rail car

装备热力机的机动车辆。

2.7 机动行李车

motor luggage car

专为运输行李或包裹而装备的机动车辆。

2.8 拖车

trailer

需用动力车(机车除外)来拖曳的车辆。

2.9 司机室

司机台

driver's cab

driving position

车辆的一部分,用来驾驶车辆或列车。当这部分与其余部分分开时,通常称"室";当不分开时,通常称"台"。

2.10 机动车组

(motor) train unit

至少包括一辆动力车在内的车组,它组成可逆运行。在运行时不可分开的一个最小自成整体。

2.11 多动力单元列车

multiple unit train

能从同一司机室同时控制几组动力单元的列车。

2.12 可逆运行列车

reversible self propelled train

由一个由几个机动车组组成的列车,在每次行程的终端,无须改变各车辆的相对位置,便可逆向驾驶。

2.13 驾驶型拖车

控制型拖车

driving trailer

control trailerl

机动车组中具有司机室或司机台的拖车,借此可加强该机动车组。

2.14 双〔三〕联机车

twin〔triple〕locomotive

由两〔三〕节机车联挂而成的动力单元。在正常运行期,其中任一节机车都不能单独地运行。

2.15 驼峰调车机车

hump locomotive

用于调车场内驼峰调车作业的机车。

2.16 调车机车

shunting locomotive

用于调车作业的机车。

2.17 工业机车

industrial locomotive

用于专用支线(如工厂支线等)上的机车,并不限定要具有于线机车上所装置的全部安全设备。

2.18 矿山机车

mining locomotive

用于矿山、巷道或地下设施的机车。

2.19 采掘面机车

working face locomotive

用以调集采掘面附近的货车或矿车,并将其组成列车的井下机车。

2.20 轻型机车

light-locomotive

胜于小规模调车作业或拖曳轻型列车的低功率(例如:小于400千瓦)动力车。

2.21 拖船牵引车

towing tractor

用以拖曳运河驳船的动力车。

2.22 有轨电车

tramcar;steetcar

由电力牵引在轨道上运行,且其轨道通常是铺设在公共道路上的动力车。

2.23 无轨电车

trolleybus

由架空接触网供电、电力牵引而无须路轨,且直接在公共道路上行驶的动力车。

2.24 飞轮车

gyrobus

用于惯性蓄能牵引运输方式中的动力车。

这种动力车无须路轨,可直接在公共道路上行驶。

2.25 牵引电气设备

lectric traction equipment

装在车辆上,用以控制车辆的牵引和制动(如果包括此种功能)的成套电气部件组。

2.26 自动控制牵引设备

automatic traction equipment

起动和其他操作(如果需要)是自动或可自动调节的牵引电气设备。

2.27 辅助设备

auxiliary equipment

装在车辆上,用于照明、供暖、空压机、通风、信号和开闭车门等辅助工作的成套电气部件组。

2.28 直(接)控(制)式牵引设备

directly controlled equipment

用手动控制器直接改变主电路连接方式的牵引设备。

2.29 间(接)控(制)式牵引设备

contactor equipment

用接触器来间接改变主电路连接方式的牵引设备。

2.30 单动式间接牵引设备

individual contactor equipment

全由单独控制的接触器所组成的间控式牵引设备。

2.31 电动凸轮式间控牵引设备

motor driven camshaft equipment

由一伺服电机驱动的单根或多根凸轮轴操作的间控式牵引设备。

2.32 牵引设备的向前〔向后〕

progression〔run back〕of equipment

对应于司机控制器使动力车前行〔后退〕进级操作的方向。

2.33 电动机组合

motor combination

多台或多组电动机组成串联、并联和串并联的联接方法电动机组合可用作速度调节方法。

2.34 转换过程

transition

不全部断开电动机的电流而改变一种电动机组合为另一种的过程。

2.35 分路转换过程

短路转换过程

shunt transition

short circuit transition

在切断部分电动机电流时,用分路联接法使蓁电动机仍保持接于电路的转换过程。

2.36 桥式转换过程

bridge transition

包括以下两个牲阶段的转换过程:

a. 对每一电动机或电动机组并联一个阻值相等的电阻,连接方法是使法电动机间的连接线(称为"桥式连接线")上通过电动机电流和电阻电流的差额。

b. 断开桥式连接线。

2.37 平衡桥式转换过程

balanced bridge transition

桥式置换过程中的特换例,即在断开桥式连接级之前,电动机电流和电阻电流的差额可降低至最小值。

2.38 主电路

power circuit

连接完成主要功能的电路。

主要功能是指转换或控制牵引功率。

2.39 辅助电路

auxiliary circuit

连接完成辅助功能的电路。

2.40 控制电路

control circuit

用以操纵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中的器件和设备的电路。

2.41 保护电路

protective circuit

以保护为目的的一种辅助电路或部分控制电路。

2.42 电气联锁(电力牵引)

electrical interlocks

由受控器件操纵,并反应于控制电路,旨在对设备的运行强加某些条件的电气部件。

2.43 控制电路电器

control circuit apparatus

用于控制电路中的部件:控制器或主控制器、按钮和开关、隔离开关、辅助控制器、联锁装置、控制继电器、电空阀等。

2.44 司机室设备

cab equipment

由司机操作的设备

2.45 司机室电缆

cab cable

由司机室设备接出的控制电路导线。

一般俗称控制电缆。

2.46 复示器

repeator

用以在远处显示设备位置的触点、灯或其他器件。

2.47 信号复示器

organ 〔repeator〕 of signalization

用以在远处显示所监视的设备,是否处于符合给定条件位置上的触点、灯或其他器件。

2.48 指示器

indicator

与部件的工作相联系,并显示其作用位置的小旗、指针或任何各类的可见标志。

2.49 指示灯

indicator light

用作指示的灯。

2.50 牵引电动机

traction motor

驱动一根或几根动轮轴的电动机。

2.51 双〔三〕电枢电动机

double〔triple〕motor

在同一机座内的平行轴上,装有双〔三〕电枢的牵引电动机。

2.52 双换向器电动机

double commutator motor

在同一机座内的同一轴上,装有双换向器的牵引电动机。当不标明牵引电动机换向器的数目时,就表示每一电枢只有一个换向器。

2.53 双电枢共轴电动机

tandem motor

在同一机座内的同一轴上,装有双电枢的牵引电动机。

2.54 磁场削弱

field weakening

改变磁场匝数或磁场电流以调节电动机速度的方法。

2.55 磁场分流

field shunting

分流一部分磁场总电流以调节磁场强度,而不改变盛磁匝数的磁场削弱方法。

2.56 磁场(削弱)分接

field weakening by tapping

借改变励磁电路中的匝数,以调节磁场强度的磁场削弱方法。

改变匝数不应导致磁场电流的明显变化。

2.57 复合磁场削弱

combined field weakening

同时或相继使用磁场分流和磁场分接的磁场削弱方法。

2.58 感应分流器

inductive shunt

接入分流电路中带铁心的线圈。

2.59 分流电阻器

shunt resistor

接入分流电路中的电阻。

2.60 单〔双、多〕线圈感应分流器

single 〔double,etc.〕 inductive shunt

同一铁心上有一个、两个或更多个线圈的感应分流器,每一线圈接入不同的分流电路。

2.61 附加极分流

auxiliary pole shunting

使交流牵引电动机的换向磁场有适当数值和相位的分流方式。

2.62 (磁场)削弱比

(field) weakening ratio

用在串励电动机时,为主磁场绕组减少的安匝数与同一电枢电流时最大安匝数之比。

2.63 (有效)磁场比

(effective) field ratio

用天串励电动机时,为磁场削弱后主磁场仍有安匝数与同一电枢电流时最大安匝数之比。

注:磁场削弱比与有效磁场比的和等于1。

2.64 调磁变速率

flexibility ratio

对应于额定满磁场电流时,最小磁场速度与最大磁场时的速度之比。

2.65 速度比

speed ratio

电动机按最大速度组合时,最高运行速度与满磁场下额定速度之比。

2.66 变压调速

variable voltage control

用可调电压的发电机或变压器,来改变电动机的外施电压,从而控制其速度的方法。

2.67 串并联调速

series parallel control

只转换电动机的组合方法,以改变电动机端压的调速方法。

2.68 串级调速

cascade control

把两台感应电动机机械地连接起来,并从其中一台的转子或二次电路馈电给另一台,以获得低于同步转速的调速方法。

2.69 变频调速

frequency control

改变供电的频率以获得几种控制电动机速度(或一连续的调速范围)的方法。

2.70 变极调速

pole changing control

改变磁极数目,从一台多相电动机(或并列运行的电动机组)获得两种或更多的速度的方法。

2.71 变阻调速

rheostatic control

只用与电动机电枢串联的可变电阻,来控制电动机速度的方法。

2.72 独立轴机车

individual axle drive locomotive

各驱动轮轴并不机械地联系起来旋转的机车。

2.73 联动轴机车

coupled axles locomotive

车轴按某一确定数机械地偶合成一组或数组联合旋转的机车。

2.74 直接驱动

direct drive

电动机电枢与动轮轴保持固定相对位置的驱动方式。

2.75 传动(设备)

transmission

在电动机和动轮轴间传送功率,并容许有某一确定相对位移的器件或设备。

2.76 单〔双〕侧传动

unilateral〔bilateral〕transmission

每台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从其轴的一〔两〕端送出的传动方式。

2.77 独立驱动;单独驱动

individual drive

各驱动轴都是独立的,每一电动机仅驱动一根动轮轴的驱动方式。

2.78 联轴驱动

coupled axle drive

一台电动机驱动几根动轮轴的驱动方式。

2.79 连杆驱动

rod drive

用单式或复式连杆和曲柄机构驱动的方式。

2.80 空心轴驱动

quill drive

由套在车轴上,并与电动机装配成一体的空心轴组成的传动装置。空心轴则通过弹性传动与动轮连接。

2.81 空心轴电动机驱动

hollow shaft motor drive

利用穿过电枢空心轴中心的一根轴,使电动机的电枢与齿轮机构相连的传动装置。

2.82 弹簧式传动

spring transmission

空心轴驱动中的弹性传动部分,主要是由弹簧组成。

2.83 万向节驱动

cardan shaft drive

主要由万向节或类似装置(如钢盘或钢条)组成挠性部件的传动装置。

2.84 浮动环

floating ring

传动装置中的中间浮动件,此浮动件借多根联杆连接于空心轴和车轴之间。

2.85 抱轴式悬挂

nose suspension

电动机悬挂于车轴上的一种安装方式,电动机借与机座装配成一整体的两轴承刚性地支持在车轴的中部;轴承对侧借"凸台"弹性地支持在车架上。

2.86 底架安装式电动机

全悬挂电动机

frame mounted motor

suspended motor

刚性固装在车架上的电动机。

2.87 单〔双〕级减速齿轮

single〔double〕reduction gear

以一〔两〕级减速来固定电动机和车轴间速度比的齿轮机构。

2.88 带中间齿轮的减速这齿轮

intermediate gear

具有中间齿轮的单级减速齿轮机构。

2.89 单〔双〕侧齿轮

unilateral〔bilateral〕gea

其组成部件装在电动机轴的一〔两〕端的齿轮机构。

2.90 弹性齿轮

resilient gearing

其中一个齿轮具有切向弹性的齿轮机构。

2.91 辅助发电机组

auxiliary generator set

由电动机或热力机驱动,目的在于适当的电压供给辅助设备或牵引电动机励磁的发电机组。

2.92 车轴发电机

axle driven generator

借车轴驱动,其旋转速度随车辆速度成正比变化的发电机。

2.93 极性反向器

polarity reverser

当车轴发电机的电枢随着车辆逆向行驶而逆向旋转时,用以保持发电机两端极性不变的机械或电气器件。

2.94 压缩机组

compressor unit

由空气压缩要及其驱动电动机组成的机组。

2.95 鼓风机组

blower unit

fan unit

由一台或几台鼓风机及其驱动电动机组成的机组。

2.96 电力传动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热力机的机械功率变换成电力来传送的传动方式。

2.97 主发电机

main generator

在电力传动的车辆上,向牵引电动机供电的发电机。

2.98 起动绕组

starting winding

装在主发电机上的附加串励绕组,用外电源供电,使发电机作电动机运行以起动热力机。

2.99 磁场调节器

自动变阻器

field regulator

automatic rheostat

接在主发电机或其励磁机的励磁电路中,由热力机自动控制以达到调节目的变阻器,自动控制通常由伺服电机执行。

2.100 自动磁场削弱

automatic field weakening

在热-电机车调速区某一点上,能自动地确保牵引电动机磁场变化的器件。

2.101 公称输出功率

dimensional output

根据惯例,为主发电机最高电压与其小时额定电流的乘积,尽管这两个数值是不可能同时获得的。

2.102 组合开关

switchgroup

用以实现多种联结方式的开关统称。

2.103 控制组合开关

control switchgroup

用以实现控制电路中多种联结的组合开关。

2.104 主电路组合开关

power switchgroup

用以实现主电路中多组联结的组合开关。

a.电动机组合开关,用以组合电动机;

b.换接组合开关,用以组合和换接电动机;

c.电阻切换组合开关,用以组合和切除起动电阻;

d.磁场削弱组合开关,用以改变励磁量;

e.制动组合开关,用以组合实现电阻制动所需的部件;

f.再生组合开关,用以组合实现再生制动所需的部件;

g.反向组合开关,用以实现反向运行;

h.隔离组合开关,用以隔离各电动机。

2.105 人力操作组合开关

manual switchgroup

用手(或足)直接或通过转轴操作的组合开关。

2.106 机动组合开关

motor driven switchgroup

由一原动机操作的组合开关。根据原动机的类型,可分为气动、电磁电动等组合开关。

2.107 鼓形控制器(电力牵引)

drum controller

动触头都安装在一鼓形表面上,而静触头则固装在与鼓形面同轴心的一个或几个表面上的一种开关。

2.108 凸轮控制器(电力牵引)

cam controller

在凸轮操作的接触器或断路的器件组成的一种开关。

2.109 联锁组合开关

interlocking switchgroup

与主电路组合开关机械地连接,以达到联锁目的的控制组合开关。

2.110 司机控制器

master controller

用人力操作的控制组合开关。

曾称:主控制器

2.111 机动控制器

pilot controller

由原动机驱动的控制器。

2.112 控制器(电力牵引)

controller

专用于轻型牵引动力车人力操作的主电路组合开关。

2.113 反向器

reverser

即反向组合开关。

2.114 隔离反向器

disconnecting switch reverser

兼有反向器和隔离开关作用的组合开关。

2.115 电阻切换组合开关

resistance switchgroup

用以切除电阻的组合开关。

2.116 转换器

transition apparatus

即换接组合开关。

2.117 磁场削弱器

field weakening apparatus

用以削弱磁场的组合开关。

2.118 加速继电器

accelerating (notching)relay

控制车辆加速的继电器。

2.119 主电路断路器〔接触器〕

line circuit-breaker〔contactor〕

在发生过载事故时,用以从主电路断开电力牵引车辆中电动机电路的断路器〔接触器〕。

2.120 线路开关

line breaker

在司机控制器返回零位前,用以断开牵引电路的断路器或接触器。

注:低压断路器称为"自动开关"。

2.121 程序表;触头闭合图表

sequence table

指示控制系统中各开关操作顺序的表或线图。

2.122 电路连接器

electrical coupler

用以连接两节联挂车辆电路的器件。

2.123 跨接电缆

jumper cable

电路连接器的可卸或固定部分,由适当的绝缘电缆组成,用以保证两节联挂车辆间的电气连续性。

2.124 列车线

train line

延伸至列车每车辆全长的电缆,并带有连接器以保持列车辆间的电气连续性。

2.125 列车汇流线

bus line

用以把整个列车同极性受电靴互相联接的列车线。

2.126 控制线

control line

用以把各司机控制器或控制电路互相连接的列车线。

2.127 防止司机疏忽手柄

dead man s handle

防止司机精神涣散、疏忽失职的一种自动安全停车设备。

2.128 接地回流电刷

earth return brush

装在车辆上,目的在于从某些旋转部分,如滚柱轴承、轴颈等引去回归电流的器件。

2.129 调压变压器

regulating transformer

具有一个分为数段的特殊绕组,使其电压可任意变更的变压器。

2.130 低压(绕组)调压变压器

low tension (winding) regulating transformer

分接头设在低压绕组上的调压变压器。

2.131 高压(绕组)调压变压器

high tension (winding) regulating transformer

借改变高压绕组的外拖电压来获得调节的变压器。

高压绕组的线端接在同一变压器或另一变压器的另一高压绕组的分接头上。

2.132 调节绕组

regulating winding

调压变压器中分为数段的特殊绕组,接入或断开这些绕组段,便可调节变压器的端电压。

2.133 分接头

tapping point

与调节绕组的一个分段线圈抽头相接的变压器出线端。

2.134 分接接触器

tapping contactor

与分接头连接的接触器。

2.135 有载分接开关(电力牵引)

on load tap changer

不用断开牵引电路而能变换分接头的特殊结构开关。

2.136 过渡电阻

transition resistance

当分接开关从一分接头过渡到另一分接头的时刻,暂时接入这两个分接头间的特殊电阻。

2.137 过渡线圈

transition coil

其中点永久地接到负载电路,而其两端则相继地接到分接开关的不同分接头的电感线圈。

2.138 辅助变压器调节

auxiliary transformer regulation

用一台增减压变压器与主变压器串联,以调节电压装置。

2.139 电源转换器件

system-sensitive device

用于车辆上,使其能工作于两种不同电源上的电器,它在电源变换时,能自动地执行相应的换接。

2.140 受电器

current collector

装置在车辆上,用以从接触导线或接触轨上取得电流的设备。

曾称:集电器、受流器。

2.141 杆形受电器

trolley

借安装在可向任何方向运动的单杆上触轮或接触靴,可从单根接触导线上取得电流的器件。

2.142 触轮

trolley-wheel

抵压在接触导线下,并开有线槽的杆形受电器的滑触轮。

2.143 触轮托罩

trolley-shield

globe

杆形受电器触轮轴的托件。

2.144 触靴

接触滑块

contact shoe

contact slipper

开有线槽、借抵压在单根架空导线下滑动,以取得电流的部件。

2.145 受电头

trolley head

包括触轮托罩及其触轮,或触靴及其支持件,并容许相对于触靴或触轮作必要运动的器件。

2.146 受电杆

trolley-pole

boom

支持受电头,并向触轮或触靴传递弹簧压力,且具有一定挠性的钢管或钢杆。

2.147 受电杆座

trolley-base

用以将杆形受电器装在车辆上的部件,从而可将弹簧压力传递至受电杆。

2.148 受电杆轴销

trolley-pivot

受电杆座借以转动的竖轴。

2.149 卷绳器

ropewinder

收紧杆形受电器拉索松驰的器件。

2.150 自动降杆器

pole retriever

当杆形受电器脱离接触导线时,自动地降下受电杆的器件。

2.151 杆钩

pole hook

不用受电杆时,使它留在落杆位置的钩子。

2.152 受电弓架

pantograph

从单根或多根接触导线上取得电流的铰接器件,其接触滑板可作垂直运动。

2.153 滑板弓架

bow

a.受电弓上装有接触滑板的弓架,有时可包括弹簧和轴销等在内。

b.对于有轨电车,则指铰接于车顶横向(与路轨成横向)轴上的受电器。

2.154 受电弓托架

pantograph pan

受电弓中,包括滑板及其座架在内的器件。

2.155 滑板

contact strips

wearing strips

受电弓托架中,用来取得电流的可更换部分。

2.156 弓角

horn

滑板弓架的端部。

2.157 受电靴

shoegear

a.用以从接触轨取得电流的器件。

b.触靴的另一术语。

2.158 靴

shoe

受电靴中,与接触轨接触的部分。

2.159 集中供电照明

collective lighting

全部车辆的照明由一条沿列车安装的电路供电,并由一台或多台发电机供电的照明方式。

2.160 独立供电照明

idividual lighting

每一车辆自身都装有独立供电电路的照明方式。

3 路轨和接触网

3.1 接触网

contact system

通过受电器向车辆供给电能的导电网。

3.2 架空接触网

overhead contact system

导线置于车辆限界的上限平面以下(或位于该平面)的接触网。

3.3 接触导线

contact wire

架空接触网中与受电器相接触的导线。

3.4 接触轨

conductor rail

接触网中,用金属轨条制成的刚性导电体,其标高通常与轨道的标高相接近。

3.5 回流电路

return circuit

由路轨及其电气连接件和回流电缆组成,用以供电流返回变电所的电路。

3.6 回流电缆

return cable

连接电气化铁道的路轨和供电变电所的电缆。

3.7 辅助导线

pilot-wire

用于控制、联锁和保护的导线。

3.8 杂散电流

stray currents

回流电流在其回程的某段内,不经回流电路而另取道(如流经大地或管道)的部分。

3.9 单架空线接触网

single overhead contact system

由单根接触导线组成的架空接触网。

3.10 双架空线接触网

double overhead contact system

由两根保持在同电位的接触导线组成的架空接触网。

3.11 链形悬挂

catenary suspension

接触导线由单根或多根纵向承力索悬挂的接触网。

3.12 承力索

catenary (wire)

接触导线由单根或多根纵向承力索悬挂的接触网。

3.13 主承力索

main catenary

用吊弦支承辅助承力索的纵向缆索。

3.14 辅助承力索

auxiliary catenary

悬挂在主承力索下面,并用吊弦直接支承一根或两根接触导线的纵向缆索或绞线。

3.15 单接触导线的链形悬挂

catenary suspension with one contact wire

一根接触导线直接悬挂在一根承力索下的架空接触网。

3.16 双接触导线的链形悬挂

catenary suspension with two contact wires

两根接触导线直接悬挂在一根承力索下的架空接触网。

3.17 双链形悬挂

double catenary suspension

多根接触导线由两根同弛度、同标高(距轨平面)的纵向承力索悬挂的架空接触网。

3.18 复式链形悬挂

compound catenary suspension

一根或两根接触导线直接悬挂在辅助承力索下,而如此组成的辅助承力索整体,则由主承力索支承的架空接触网。

3.19 馈电电缆

feeder cable

在某些点上连接链形悬挂线路,以向其馈电的架空导线。

3.20 加强馈电线

line feeder

与架空接触导线平行安装,以增加其有效截面积的架空导线。

3.21 吸流变压器

booster transformer

其一次和二次绕组分别与接触网及专设的回流导线串联的变压器。

3.22 斜链形悬挂

inclined catenary

一根或两根接触导线用倾斜吊弦悬挂在承力索下的架空接触网。接触导线架设的方位大体与轨道中心线相对应。

3.23 折线链形悬挂

polygonal catenary

在构成(弯道)多边形顶点的各相邻两支持点之间,所有的接触导线和承力索(包括弯道上面的导线在内)都位于同一垂直上的架空接触网。

3.24 桥接导线

旁路线

bridging conductor

by-pass conductor

保持车站任一侧区段间电气连续性导线,并使站内接触网隔离开来。

3.25 偏移

stagger

为防止受电弓滑板集中磨损,单根接触导线在水平方向的往复位移。

3.26 路轨隔离

independence of tracks

使各路轨相互间保持机械和电气独立性的设备布,其目的是使一路轨的故障不致影响其他路轨。

3.27 接触轨系统

conductor rail system

用一条或几条与路轨平行的绝缘导电轨(称为接触轨)来供给车辆电能的系统,由车辆上一个或几个受电靴来保持与接触轨相接触。

3.28 中间接触轨

centre conductor rail

置于两根行车钢轨之间的接触轨。

3.29 槽内接触轨

conduit conductor rail system

置于路轨平面下钢轨间或轨侧槽内的接触轨。

3.30 旁置接触轨

side conductor rail

置于铁道任一侧的接触轨。

3.31 架空接触轨

overhead conductor rail

由刚性型钢构成的架空接触网。

3.32 轨道回流系统

track return system

利用轨道作为牵引电流部分回流电路的系统。

3.33 绝缘回流系统

insulated return system

牵引电流的回流电路与引出电路都采用绝缘导线的回流系统。

3.34 吊弦

dropper

用以从横向承力索或纵向承力索悬挂横向定位索、辅助承力索或接触导线的部件。

3.35 连接器

connector

供相同缆索或导线两段间的机械连接,必要时亦可用作电气连接的部件。

3.36 下锚件

ending fitting

用于缆索或绞线的终端以锚定缆线的部件。

3.37 悬式绝缘子

suspension insulator

绝缘子串的单个元件。

3.38 蛋形绝缘子

egg insulator

具有纵向凹槽,且有两互成直角的垂直孔各穿通两相对凹槽,使绝缘体受压缩应力的绝缘子。

3.39 接线夹

splicing fitting

clamp

用以连接两段接触导线的部件。

3.40 (架空线网)交叉器

overhead crossing

装在接触导线相交处,使受电器沿着各自的线路顺利通过的器件。

3.41 (架空线网)分线器

overhead switching

用于两根接触导线的分叉处,使受电器能顺利通过的器件。

3.42 (架空线网)并线器

overhead junction (crossing)

支线和干线的接触导线交叉处的架空并接器件。

3.43 (架空线网)线岔

overhead junction (knuckle)

把支线的接触导线引到与干线平行,并用软定位器来定位的架空分线器件。

曾称:架空转撤器。

3.44 悬臂;腕臂

bracket

cantileve

由一根或几根固定在支柱塔上的横臂组成的支架。

3.45 硬横跨

rolled steel single beam;lattice span

由架在路轨两侧支柱上的横梁组成的支架,每根接触导线的横向力由独立的刚性定位臂或由横向定位索来平衡。

3.46 软横跨悬挂

headspan suspension

由一根或几根横向承力缆索组成的横跨体系,横向力由一根或几根横向定位索承受。

3.47 刚性固定

rigid fastening

导线或缆索直接固定在其支持物上的架空接触网的悬挂方法。

3.48 弹性固定

flexible fastening

导线或缆索通过一根或几根横跨缆索或其他柔性器件、固定在支持物上的架空接触网的悬挂方法。

3.49 软定位器

pull-off

通常是由缆索组成的柔性器件,用于弯道或某些线路器件上面,以保持导线于预定的位置。

3.50 定位臂

registration arm

用以保持架空接触网各导线在预定位置上,且具有电气绝缘的刚性部件。

3.51 刚性定位臂

steady arm

用以保持接触导线在预定位置上的刚性臂。

3.52 旋转悬臂

hinged cantilever

容许接触网有纵向自由和一定程度垂直运动的悬臂。

3.53 电分段器

sectioning

用以接触网分为彼此电气绝缘的两个分段,但又容许受电器通过的器件。

3.54 绝缘端迭分段

insulated overlap

接触网两相继段的线端,在同一跨距内交迭一定的长度,但两线端间仍有适当的水平间隔,以保持机械和电气隔离的分段方式。

3.55 分段绝缘器

section insulator

不采用端迭气隙绝缘分段时,用以实现单纯电气分段的器件。

3.56 中性区段

分相段

neutral section

phase break

两端具有气隙绝缘的一小段接触网,用以防止通过受电器而使不同电压或不同相序的两相继架空线路相互串通。

3.57 张力调整器件

tensioning device

用以调整架空接触导线、纵向承力索、横跨线或拉线的机械张力或长度的器件。

3.58 张力自动调整器

automatic tension regulator

用以自动地保持架空接触网导线的机械张力,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变的器件。

3.59 馈电线夹

feeder clamp

用于接触网各导线间或导线与馈电电缆间电气连接的导电部件。

3.60 吊线夹

suspension clamp

保证两导线间机械支撑的部件。

3.61 接触轨间隙

contact rail gap

在两相继接触轨之间预留的间隔。

3.62 轨隙连接器

rail bond

用于钢轨接头处,以保证电气连续性的导体。

3.63 焊接轨隙连接器

welded bond

一种轨隙连接器,其两端在钢轨接头处与两钢轨的端头分别焊接。

3.64 压入式轨隙连接器

pin type bond

一种轨隙连接器,其两端分别胀入钢轨接头处端头的钻孔内。

3.65 倾斜端头

ramp

分段轨道两端接触轨的斜截端面,目的在于便利受电器接上(导入斜面)或脱离(曳脱斜面)。

3.66 接触轨锚

conductor rail anchor

锚定接触轨以防止其纵向移动的器件。

3.67 拉线

stay

带有张力调整器的钢杆、钢绞线或其他锚定缆索,用以承受张力,从而保证电杆或悬臂的

机械强度。

汉语索引

B

保护电路 2.41

抱轴式悬挂 2.85

变极调速 2.70

变频调速 2.69

变压调速 2.66

变阻起动末级速度 1.10

变阻调速 2.71

变阻制动临界建立速度 1.13

补机 1.65

补机推送 1.62

C

采掘面机车 2.19

槽内接触轨 3.29

车钩牵引力 1.18

车钩输出功率 1.31

车辆 2.1

车辆缓冲器间全长每米重量 1.39

车辆每米最大重量 1.41

车辆外侧车轴间的每米重量 1.40

车辆限界 1.85

(车辆)自重 1.32

车轴发电机 2.92

承力索 3.12

程序表 2.121

持续(定额)牵引力 1.19

持续(定额)速度 1.11

持续输出功率 1.28

串并联调速 2.67

串级调速 2,68

传动(设备) 2.75

触轮 2.142

触轮托罩 2.143

触头闭合图表 2.121

触靴 2.144

磁场分流 2.55

磁场调节器 2.99

磁场削弱 2.54

(磁场)削弱比 2.62

磁场(削弱)分接 2.56

磁场削弱器 2.117

D

带中间齿轮的减速齿轮 2.88

单侧齿轮 2.89

单侧传动 2.76

单动式间控牵引设备 2.30

单独驱动 2.77

单机运行 1.58

单级减速齿轮 3.9

单接触导线的链形悬挂 3.15

单线圈感应分流器 2.60

蛋形绝缘子 3.38

电磁轨制动 1.78

电磁螺线管制动 1.79

电动机转矩 1.14

电动机组合 2.33

电动凸轮式间控牵引设备 2.31

电分段器 3.53

电力传动 2.96

电力牵引 1.1

(电力)再生制动 1.76

电路连接器 2.122

电气联锁(电力牵引) 2.42

电源转换器件 2.139

电阻切换组合开关 2.115

电阻制动 1.75

调车机车 2.16

吊弦 3.34

吊线夹 3.60

底架安装式电动机 2.86

定位臂 3.50

低压(绕组)调压变压器 2.130

动力车 2.2

动力车的输出功率 1.27

(动力车的)正常载荷 1.45

(动力车)整备重量 1.33

动力单元 2.3

短路转换过程 2.35

独立供电照明 2.160

独立驱动 2.77

独立轴机车 2.72

吨-公里 1.52

多动力单元列车 2.11

多机重联运行 1.61

多线圈感应分流器 2.60

惰行 1.59

E

额外超载 1.47

F

防止司机疏忽手柄 2.127

反向器 2.113

飞轮车 2.24

峰值 1.68

分段绝缘器 3.55

分接接触器 2.134

分接头 2.133

分流电阻器 2.59

分路转换过程 2.35

分相段 3.56

浮动环 2.84

复合磁场削弱 2.57

复合制动 1.80

附加极分流 2.61

复式链形悬挂 3.18

复示器 2.46

辅助变压器调节 2.138

辅助承力索 3.14

辅助导线 3.7

辅助电路 2.39

辅助发电机组 2.91

辅助设备 2.27

G

杆钩 2.151

刚性定位臂 3.51

刚性固定 3.47

杆形受电器 2.141

感应分流器 2.58

高峰载荷(机动车辆) 1.36

高压(绕组)调压变压器 2.131

隔离反向器 2.114

公称输出功率 2.101

弓角 2.156

工业机车 2.17

惯性蓄能牵引 1.4

鼓风机组 2.95

鼓形控制器(电力牵引) 2.107

轨道回流系统 3.32

轨隙连接器 3.62

过渡电阻 2.136

过渡线圈 2.137

H

焊接轨隙连接器 3.63

恒速制动 1.72

恒速制动力 1.17

滑板 2.155

滑板弓架 2.153

换级比 1.71

换级前的...(值) 1.69

回流电缆 3.6

回流电路 3.5

J

加强馈电线 3.20

架空接触轨 3.31

架空接触网 3.2

(架空线网)并线器 3.42

(架空线网)分线器 3.41

(架空线网)交叉器 3.40

(架空线网)线岔 3.43

架空转撤器 3.43

间(接)控(制)式牵引设备 2.29

减速力 1.24

减速制动 1.73

驾驶型拖车 2.13

加速力 1.24

加速继电器 2.118

机车 2.4

机车-公里 1.54

机车粘着系数 1.82

机动车辆 2.5

机动车组 2.10

机动控制器 2.111

机动行李车 2.7

机动组合开关 2.106

接触导线 3.3

接触轨 3.4

接触轨间隙 3.61

接触轨锚 3.66

接触轨限界 1.89

接触轨系统 3.27

接触滑块 2.144

接触网 3.1

接触网限界 1.91

接地回流电刷 2.128

结构速度(车辆的) 1.8

接线夹 3.39

净运输量 1.51

集电器 2.140

极性反向器 2.93

集中供电照明 2.159

卷绳器 2.149

绝缘端迭分段 3.54

绝缘回流系统 3.33

均衡速度 1.5

K

可逆运行列车 2.12

空心轴驱动 2.80

空心轴电动机驱动 2.81

空载运行 1.57

控制电路 2.40

控制电路电器 2.43

控制器(电力牵引) 2.112

控制线 2.126

控制型拖车 2.13

控制组合开关 2.103

跨接电缆 2.123

矿山机车 2.18

馈电电缆 3.19

馈电线夹 3.59

L

拉线 3.67

联动轴机车 2.73

连杆驱动 2.79

连接器 3.35

联锁组合开关 2.109

链形悬挂 3.11

联运(车辆)限界 1.86

联轴驱动 2.78

列车单位阻力 1.25

列车-公里 1.53

列车汇流线 2.125

列车线 2.124

(列车)总重 1.43

路轨隔离 3.26

轮周输出功率 1.30

旅行速度 1.7

N

内燃(轨道)机动车 2.6

能耗率(电力车辆的) 1.55

粘着系数 1.81

粘重 1.38

P

旁路线 3.24

旁置接触轨 3.30

偏移 3.25

平衡桥式转换过程 2.37

平均速度(两停站间) 1.6

(平直道上的)列车阻力 1.21

Q

牵引电动机 2.50

牵引电气设备 2.25

牵引净重 1.44

牵引力 1.15

牵引设备的向后 2.32

牵引设备的向前 2.32

牵引载荷 1.42

牵引总重 1.42

桥接导线 3.24

桥式转换过程 2.36

起步 1.67

起步阻力 1.22

起动(电力牵引) 1.66

起动绕组 2.98

倾斜端头 3.65

轻型机车 2.20

全悬挂电动机 2.86

曲线阻力 1.26

R

燃料消耗率 1.56

热-电牵引 1.2

人力操作组合开关 2.105

容许营业载荷 1.34

软定位器 3.49

软横跨悬挂 8.46

S

三电枢电动机 2.51

三联机车 2.14

折线链形悬挂 3.23

实际粘着系数 1.84

受电弓 2.152

受电弓通过限界 1.90

受电弓托架 2.154

受电杆 2.146

受电杆轴销 2.148

受电杆座 2.147

受电器 2.140

受电头 2.145

受电靴 2.157

受流器 2.140

双侧齿轮 2.89

双侧传动 2.76

双电枢电动机 2.51

双电枢共轴电动机 2.52

双架空线接触网 3.10

双级减速齿轮 2.87

双接触导线的链形悬挂 3.16

双机运行 1.60

双联机车 2.14

双联形悬挂 3.17

双线圈感应分流器 2.60

司机控制器 2.110

司机室 2.9

司机室电缆 2.45

司机室设备 2.44

司机台 2.9

速度比 2.65

T

弹簧式传动 2.82

弹性齿轮 2.90

弹性固定 3.48

调磁变速率 2.64

调节绕组 2.132

调压变压器 2.129

停车制动 1.74

推送运行 1.63

推挽运行 1.64

凸轮控制器(电力牵引) 2.108

拖车 2.8

拖船牵引车 2.21

驼峰调车机车 2.15

W

腕臂 3.44

万向节驱动 2.83

无轨电车 2.23

X

下锚件 3.36

线路开关 2.120

限制速度 1.9

限制速度 1.9

小时(定额)牵引力 1.20

小时(定额)输出功率 1.29

斜链形悬挂 3.22

吸流变压器 3.21

信号复示器 2.47

悬臂 3.44

悬式绝缘子 3.37

旋转悬臂 3.52

蓄电池电力牵引 1.3

靴 2.158

Y

压入式轨隙连接器 3.64

压缩机组 2.94

硬横跨 3.45

营业载荷 1.44

有轨电车 2.22

(有效)磁场比 2.63

有效营业载荷 1.35

有载分接开关(电力牵引) 2.135

运输量 1.48

Z

杂散电流 3.8

障碍限界 1.88

张力调整器件 3.57

张力自动调整器 3.58

正常超载 1.46

制动力 1.16

直(接)控(制)式牵引设备 2.28

直接驱动 2.74

指示灯 2.49

指示器 2.48

中间接触轨 3.28

重量转移 1.83

中性区段 3.56

轴重 1.37

转动惯量系数 1.70

转换过程 2.34

转换器 2.116

装载限界 1.87

主承力索 3.13

主电路 2.38

主电路断路器 2.119

主电路接触器 2.119

主电路组合开关 2.104

主发电机 2.97

主控制器 2.110

自动变阻器 2.99

自动磁场削弱 2.100

自动降杆器 2.150

自动控制牵引设备 2.26

总牵引运输量 1.50

总运输量 1.49

总阻力 1.23

组合开关 2.102

英文索引

A

accelerating (notching)relay 2.118

accelerative fore 1.24

adhesion coefficient 1.81

adhesion of a locomotive 1.82

adhesive weight 1.38

assisted running 1.60

assisting vehicle 1.65

automatic field weakening 2.100

automatic rheostat 2.99

automatic tension regulator 3.58

automatic tranction equipment 2.26

auxiliary catenary 3.14

auxiliary circuit 2.39

auxiliary equipment 2.27

auxiliary generator set 2.91

auxiliary pole shunting 2.61

auxiliary transformer regulation 2.138

average speed (between stops) 1.6

axle-driven generator 2.92

axle load 1.37

B

balanced bridge transition 2.37

balancing speed 1.5

banking 1.62

battery electric traction 1.3

...before notching 1.69

bilateral gear 2.89

bilateral transmission 2.76

blower unit 2.95

boom 2.146

booster transformer 3.21

bow 2.153

bracket 3.44

braking effort 1.16

breakaway 1.17

breakaway force 1.22

bridge transition 2.36

bridging conductor 3.24

bus-line 2.125

by pass conductor 3.24

C

cab cable 2.45

cab equipment 2.44

cam controller 2.108

cantilever 3.44

cardan shaft drive 2.83

cascade control 2.68

catenary suspension 3.11

catenary suspension with one contact wire 3.15

catenary suspension with two contact wires 3.16

catenary (wire) 3.12

centre conductor rail 3.28

clamp 3.39

clearance gauge for pantographs 1.90

coasting 1.59

coefficient of rotary inertia 1.70

collective lighting 2.159

combined field weakening 2.57

composite braking 1.80

compound catenary suspension 3.18

compressor unit 2.94

conductor rail 3.4

conductor rail anchor 3.66

conductor rail system 3.27

conduit conductor rail system 3.29

connector 3.35

contact rail gap 3.61

contact rail gauge 1.89

contact shoe 2.144

contact slipper 2.144

contact strips 2.155

contact system 3.1

contact wire 3.3

contactor equipment 2.29

continuous output 1.28

continuous speed 1.11

continuous tractive effort 1.19

control circuit 2.40

control circuit apparatus 2.43

control line 2.126

control switchgroup 2.103

control trailer 2.13

controller 2.112

coupled axle drive 2.78

coupled axles locomotive 2.73

critical build-up speed under rheostatic braking conditions 1.13

crush load (of a motor coach) 1.36

current collector 2.140

curve resistance 1.26

D

dead-man handle 2.127

decelerative force 1.24

diesel rail-car 2.6

dimensional output 2.101

direct drive 2.74

directly controlled equipment 2.28

disconnecting switch reverser 2.114

double catenary suspension 3.17

double commutator motor 2.52

double inductive shunt 2.60

double motor 2.51

double overhead contact system 3.10

double reduction gear 2.87

draw-bar pull 1.18

driver s cab 2.9

driving position 2.9

driving trailer 2.13

dropper 3.34

drum controller 2.107

E

earth return brush 2.128

effective field ratio 2.63

effective payload 1.35

egg insulator 3.38

(electric) regenerative braking 1.76

electric traction 1.1

electric traction equipment 2.25

electric coupler 2.122

electrical coupler 2.42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2.96

electro-magnetic braking 1.77

electro-magnetic solenoid braking 1.79

electro-magnetic track brake 1.78

empty running 1.57

ending fitting 3.36

engie running light 1.58

exceptional overload 1.47

F

fan unit 2.95

feeder cable 3.19

feeder clamp 3.59

field ration 2.63

field regulator 2.99

field shunting 2.55

field weakening 2.54

field weakening apparatus 2.117

field weakening by tapping 2.56

(field) weakening ratio 2.62

flexibility ratio 2.64

floating fastening 3.48

frame mounted motor 2.86

frequency control 2.69

G

gauge for transit vehicles 1.86

globe 2.143

gross load hauled 1.42

gross traffic hauled 1.50

gyrobus 2.24

H

headspan suspension 3.46

high tension (winding) regulating transformer 2.131

hinged cantilever 3.52

holding brake 1.72

holding braking effort 1.17

hollow shaft motor drive 2.81

horn 2.156

hourly tractive effort 1.20

hump locomotive 2.15

I

incilined catenary 3.22

independence of tracks 3.26

indicator 2.48

indicator light 2.49

individual axle drive locomotive 2.72

individual contactor equipment 2.30

individual drive 2.77

individual lighting 2.160

inductive shunt 2.58

industrial locomotive 2.17

inertia storage traction 1.4

insulated overlap 3.54

insulated return system 3.33

interlocking switchgroup 2.109

intermediate gear 2.88

J

jumper cable 2.123

L

lattice span 3.45

light locomotive 2.20

light running 1.58

line breaker 2.120

line circuit-breaker 2.119

line contactor 2.119

line feeder 3.20

load hauled 1.42

loading gauge 1.87

locomotive 2.4

locomotive kilometre 1.54

low tension (winding) regulating transformer 2.130

M

main catenary 3.13

main generator 2.97

manual switchgroup 2.105

master controller 2.110

maximum speed (of a vehicle) 1.8

maximum weight per metre 1.41

mining locomotive 2.18

motive power unit 2.3

motor car 2.5

motor coach 2.5

motor combination 2.33

motor driven camshaft equipment 2.31

motor driven switchgroup 2.106

motor luggage car 2.7

motor torque 1.14

(motor) train unit 2.10

motor vehicle 2.2

multiple unit running 1.61

multiple unit train 2.11

N

net traffic 1.51

net weight hauled 1.44

neutral section 3.56

normal load (of a motor vehicle) 1.45

normal overload 1.46

nose suspension 2.85

notching ratio 1.71

O

obstruction gauge limit 1.88

on load tap changer 2.135

one hour ated output 1.29

one hour speed 1.12

organ of signalization 2.47

output at the draw bar 1.31

output at the wheel rim 1.30

output of a motor vehicle 1.27

overhead conductor rail 3.31

overhead contact system 3.2

overhead crossing 3.40

overhead junction (crossing) 3.42

overhead junction (knuckle) 3.43

overhead switching 3.41

overhead system gauge 1.91

P

pantograph 2.152

pantograph pan 2.154

payload 1.44

peak 1.68

permitted payload 1.34

phase break 3.56

pilot controller 2.111

pilot wire 3.7

pin iype bond 3.64

polarity reverser 2.93

pole changing control 2.70

pole hook 2.151

pole retriever 2.150

polygonal catenary 3.23

power switchgroup 2.104

progression of equipment 2.32

propelling movement 1.63

protective circuit 2.41

pull off 3.49

push pull running 1.64

pusher operation 1.62

Q

quill drive 2.80

R

rail bond 3.62

ramp 3.65

registration arm 3.50

regulating transformer 2.129

regulating winding 2.132

repeator 2.46

repeator of signalization 2.47

resilient gearing 2.90

resistance switchgroup 2.115

retarding brake 1.73

retarding force 1.24

return cable 3.6

return circuit 3.5

reverser 2.113

reversible self propelled train 2.12

rheostatic control 2.71

rheostatic (electric) braking 1.75

rigid fastening 3.47

rod drive 2.79

rolled steel single beam 3.45

ropewinder 2.149

run back of equipment 2.32

S

schedule speed 1.7

section insulator 3.55

sectioning 3.53

sequence table 2.121

series paralled control 2.67

shoe 2.158

shoegear 2.157

short-circuit transition 2.35

shunt resistor 2.59

shunt transition 2.35

shunting locomotive 2.16

side conductor rail 3.30

single inductive shunt 2.60

single overhead contact system 3.9

single reduction gear 2.87

specific consumption (of an electric vehicle) 1.55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 1.56

specific train resistance 1.25

speed at end of rheostatic starting period 1.10

speed at one-hour rating 1.12

speed ratio 2.65

speed restriction 1.9

splicing fitting 3.39

spring transmission 2.82

stagger 3.25

starting 1.66

stay 3.67

steady arm 3.51

stopping brake 1.74

stray currents 3.8

streetcar 2.22

suspended motor 2.86

suspension clamp 3.60

suspension insulator 3.37

switchgroup 2.102

system sensitive device 2.139

T

tandem motor 2.53

tapping contactor 2.134

tapping point 2.133

tare weight (of a vehicle) 1.32

tensioning device 3.57

thermo-electric traction 1.2

tonne-kilometre 1.52

total gross load 1.43

total gross traffic 1.49

total load (of a train) 1.43

total resistance 1.23

towing tractor 2.21

track return system 3.32

traction motor 2.50

tractive effort 1.15

tractive effort at continuous rating 1.19

tractive effort at hourly rating 1.20

traffic 1.48

trailer 2.8

trailing load 1.42

train-kilometre 1.53

train line 2.124

train resistance (on straight and level track) 1.21

tramcar 2.22

transition 2.34

transition apparatus 2.116

transition coil 2.137

transition resistance 2.136

transmission 2.75

triple locomotive 2.14

triple motor 2.51

trolley 2.141

trolley-base 2.147

trolley-pole 2.146

trolley-shield 2.143

trolley wheel 2.142

true adhesion 1.84

twin locomotive 2.14

U

unilateral gear 2.89

unilateral transmission 2.76

V

variable voltage control 2.66

vehicle 2.1

vehicle gauge 1,85

W

wearing strips

weight in working order (of a motor vehicle) 1.33

weight per metre run between outer axles 1.40

weight per metre run over buffers 1.39

weight transfer 1.83

welded bond 3.63

working face locomotive 2.19

附录A标准使用说明(参考件)

A.1 本标准中并列的术语名称均另起一行。

A.2 本标准中仍可使用但不推荐使用的术语名称,与推荐使用的术语名称用分号隔开,推荐使用的术语名称排列在前。

A.3 本标准中方括号〔〕的用法:用方括号中的内容代替其前面的概念就可组成另一词条。

A.4 本标准中圆括号()的用法:

A.4.1 去掉括号而保留括号中的内容,是术语的全称;去掉括号及其中的内容,则是术语的简称。

A.4.2 括号中的内容表示对术语的或概念的补充说明。

A.4.3 括号中的内容表示术语的适用范围。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机械工业部提出,由机械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汀潭牵引电气设备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博浩。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上海铁道学院王祖泽





博客频道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中国译典| 译典论坛| 翻译文库| 在线翻译| 网站首页

Powered by Chinafanyi.com ©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050 second(s), page refreshed 4169771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