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ranslation Blog     powered by www.chinafanyi.com 2007


«April 2024»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公告

欢迎来到萝卜的空间

本空间所有日志信息或文章及相关资料皆萝卜原创或精心整理。如转载复制,请注明来源!建此空间的目的在于——以文会科技翻译同行,结识一批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译友,共同为科技翻译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我的分类(专题)

日志更新

最新评论

留言板

链接

我的搜狐博客:http://runrola.blog.sohu.com/


Blog信息
blog名称:Tech Writer—萝卜在跑步
日志总数:141
评论数量:12
留言数量:1
访问次数:1200538
建立时间:2008年4月15日


广告位招租





[翻译总结]工作总结大汇总——09年年终总结
Rola 发表于 2010/12/13 10:59:00
 

08年年终总结丢失,遗憾,只能直接跳到09年年终总结了。

中国有句俗语“三年之痒”,幸运的是,我已度过了那个艰难的时期。记得,在08年的年终总结中,我把前几年的工作体会都总结了一下,所以这次主要与大家分享一些新的体会。

今年我主要完成了TIActel公司的几大“巨作”。都是几百页的“鸿篇”呀,整个过程虽然说不出来的艰辛,但也收获了很多珍贵的经验。尤其是,这次从分配任务到统一格式再到校对,各个环节都是自己亲历亲为,体会到了各个环节的重要性。

第一:分配任务;在多人合作翻译时,分配任务要因人而异,要知晓每个人的优势与劣势还有她们的性格特点。考虑因素主要包括:技术知识、表达能力、职业素养(认真程度)。如果技术知识薄弱但表达能力好,可以分配一些熟悉的且较简单的章节,以免后期要花费大量时间校对,耽误交稿时间。如果技术知识较强但表达能力稍弱,可以考虑分配一些技术性较强的章节,但分配的工作量尽量相对少些,为她留多些时间校对,使其译稿尽量流畅。还有一个就是职业素养,同一份工作,有些人追求完美,有些人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不管是哪种性格,一定要向她强调这份资料的重要性,马虎不得,尽量在交稿期限内以自己最完美的方式完成任务。人很多时候是跟自己在较劲,马虎态度有时虽可蒙混过关,但长期来看对自己的发展肯定是不利的,进步空间一定有限。

第二:格式统一;格式对于我们翻译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像一个产品的包装,代表的是形象。那怎样才能保证每个人的格式都统一呢?首先当然是要创建一个文档模板。公司有现成的“数据手册/用户手册”模板,但文档有些格式可能在模板中找不到,所以首先要大致看一下文档结构,然后再对公司模板进行添加甚至修改,创建出一个新模板,每个人都必须严格按照这个模板来编辑。然后就是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表格文字的对齐)也一定要统一,并将有关注意事项形成文档,以免遗漏,之后在翻译时每个人要严格按照这些规范来操作。

第三:校对;这次在校对过程中充分体会了一名译审的艰辛。作为一名译审,我觉得主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术语译名的确定。在这一点上我还是比较推崇台湾IT界优秀译者侯捷的看法:“科技术语该如何处理?全中文化?第一次出现时中英并陈?时而中英并陈?处处中英并陈?全英文化?就这个问题,我以为,完全要从读者的角度思考。你做的是科普读物或是专业读物?如果是科普读物,我赞成术语全盘中文化,必要时附加原文。如果是专业读物,我赞成某些术语以原文为主述方式,必要时附加中文译词,最好再补个英中对照表。”我们翻译的文档大都是芯片的数据手册和用户手册,读者也大都是工程师,业内对某些术语有自己的叫法,最好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采用哪种形式。我以为,对于业界有统一说法的可以直接中文化,对于业界有不同说法的,可以采用中英并陈的方式,而对于业界很少见到的新术语,如果根据文档内容,您非常确定其意思,那么可以中英并陈,但如果您并不确定,则最好全英文化,以免误导读者。上面说的这种情况仅针对公司术语库中没有的术语而言,其它情况都要严格使用公司术语库的译法。二是译文的准确性。这主要涉及到是否正确理解原文意思。在校对的时候,我发现,单独念译稿中的某些句子,还真是通顺,可再细深究,却不知所云,或者与上文完全不搭界。这肯定是没有正确理解原文意思或者没有结合上下文的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容易,但也有改善的方法。那就是要结合上下文且反复推敲,先确定其语法结构,再从逻辑上确定其修饰关系,最后再用通俗流畅的文字将其表达出来,这样出来的译稿可能就能达到“信和达”了。三是译文的流畅性。在校对过程中,碰到最多的就是“翻译腔”,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文字表达能力确实不好;二是因为自我要求不高,认为自己懂了别人也一定懂,而没有真正从读者角度考虑。要提高译稿的可读性,一定要多花时间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并不厌其烦地修改译稿,这样读者才不会有太多抱怨。

其实像科技翻译这类工作,几年做下来,你会发现,技术知识会是最终最大的壁垒。语法、术语、表达……都是小case,它们的前提都是要正确理解原文意思,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技术知识一定要扎实。尤其是在出现很多修饰状语时,更是要充分理解后,才能确定它们的修饰关系,如此才能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才能很好地将它们表达出来。所以,进行科技翻译,和你有什么样的专业背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科技翻译要传达的是技术,外文只是工具,科技翻译的决胜点不在外文,而在于领域知识以及本国文字。就像侯捷说的,科技翻译的成功要素,按重要次序是:领域专业素养、中文程度、中文文采、英文程度。面对复杂的句型,具备领域专业的译者可以推敲个八九不离十,而且通常正确,缺乏领域专业的译者则只能猜测想像,而且结果往往不够精准,甚至完全错误。“精准”非常重要,让读者迷失在模糊的文句中,是一个科技译者不可原谅的过失。要让你的译文在技术上精准,靠的是你的领域专业,不是你的英文程度。

上面便是我对2009年工作的一些体会,下面就谈谈自己新一年的打算。

我自认自己表达能力和逻辑推敲能力还是不错的,但专业素养这一块还是要加强。因为,科技知识更新得太快且种类繁多,必须时常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并激情饱满地去面对每一项任务,新的一年我一定要在这方面越做越好。

 

                                                                            萝卜在跑步

                                                                          201022


阅读全文(7486) | 回复(0) | 引用(1634)作者的个人空间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博客频道首页 | 联系我们 | 博客注册 | 博客登陆| 中国译典| 译典论坛| 翻译文库| 在线翻译| 网站首页

Powered by Chinafanyi.com ©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094 second(s), page refreshed 3605145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