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中国在线翻译网>>译典论坛>> |
您是本主题第 2669 个阅读者
==
回贴倒排
|
作者
|
主题: 谈英汉互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 [] |
![]() 谈英汉互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 如果译者不了解词汇空缺现象,势必会给跨文化 交际带来回难,给回译造成障碍。为此,研究有 关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很必要的。 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 1. 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的差异引起了词汇空缺。 我们知道,语言常常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种社 会现象。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产生 什么样的语言。如果某一事物在人们所生活的客观 环境里不存在,那么语言就可能出现空峡。 比如:Salad这种凉拌菜源于法国,英国人最先没有 这道菜,语言中也不存在这个同,因此只好从法语 中原封不动地“移植”过来,汉语也是如此。 在我国,吃饭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人们特别关心的问 题,因而成了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人们见面时总 爱说:“吃过了吗?”在一般情况下,说话人并不 十分关心听话人是不是吃了饭,只是打个招呼罢了。 比如我们说“吃闲饭”(lead an idle lefe), “吃香”(be very popular), “吃不消”(more than one 所谓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问题,还涉及到特定语 言文化中的人或物。每一种语言中,都有不少只 同使用该语言的人物密切相关的表达法。 比如,汉语中有“盘古开天地”之说,其中“盘 古”为中国传说中人物,该名字所具有的含义是 一种独一无二的幻象。只存在于中国的语言文化 中。同样,作为西方文化源泉的《圣经》也为西 比如,如果把“东施效颦”简单地译成"Dongshi imitates Xishi,"原文的含义就没译出来。东施是 谁,西施又是什么样子,只有中国读者理解。如 2.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各语言之间常出现相对 的词汇空缺现象。 中国人把娶媳妇、贺生日称为“红喜”,把老 人过世称为“白喜”。对于没有接触过我国文化的 欧美人来说,把要熄妇说成”红喜”并不费解,英 语就把喜庆问称为“red-letter 3.由于宗教信仰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现象。 欧美人多信奉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 的,世上一切安排也都是上帝的旨意,且基督教 在欧美历史上曾一度占统治地位,教会的势力往 往凌驾于国王,君主之上。而在中国,人们心目中 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文化里可以包含不同 的价值,引起不同的联想,具有不同内涵。如汉语 和英语中“狗”的含义就大不一样。在西方,狗是 忠诚的伴侣动物;但在我国,人们通常对狗有种 (一)汉语表示法 狗腿子(lackey), 狗崽子(son of bitch), 狗急跳墙(a cornered beast will do (二)英语表示法 love me,love my dog.(爱屋
|
![]() 确实,其实,这类需要平时多学习和了解英语和西方文化及广泛阅读大量原英文资料就相对容易把握,涉及文化毕竟广而杂
|
[首页] [上一页][下一页] [尾页]
|